什么是 Centric PLM?
快速访问
什么是 Centric Planning?
什么是 Centric Pricing & Inventory?
什么是 Centric Market Intelligence?
什么是 Centric Visual Boards?
在美妆赛道更加细分、生产流程更加规范、产品体系更加庞大的当下,无论是新锐品牌还是行业老兵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——新贵们需要应对市场上百舸争流的竞争以及急于变现的压力,大品牌则需要对日渐庞大的产品矩阵做到精细化运营,避免落后于时代。产品主义在行业的重新回归,对产品经理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
近期,在春雷社与赛趋科联合主办的《内卷市场下,美妆产品如何「敏捷创新」》主题直播上,我们以品牌视角为主,直击化妆品产品开发和产品周期管理的痛点,探讨了多种破局可能。以下是直播内容回顾。
从市场洞察的视角,美业颜究院资深消费研究分析师朱顺莹为我们带来《2023 年美妆产品趋势及消费洞察》的主题演讲。
回顾2022年的美妆市场,受法规、大环境等因素的影响,化妆品备案市场大盘同比增速下跌13%;彩妆受影响最明显,备案数同比下滑23%,其次是护肤品类,下滑14%,而洗护品类则逆势上涨,备案数同比上升2%。
从电商平台数据来看,精细护肤+洗护呈爆发趋势,护肤主导美妆个护消费市场,消费需求重心迁移到刚需品类。
2023年有三大风向值得关注:
体现为对天然植物成分的关注(天然以食养肤、植萃疗愈趋势明显)、妆养合一的盛行(养肤底妆为主的养肤彩妆品类高速增长)、精简护肤的热度(针对不同护肤场景和护肤诉求,按需精简)。
体现为精准护肤理念逐渐走向大众(对成分筛选、靶点狙击、透皮递送等方面的研究成为未来主流 方向之一)、抗衰老赛道进一步细分(从全脸抗衰进阶到精细部位精雕细琢,衍生出新赛道)、敏感肌新场景兴起(多元生活方式催生换季、急救、术后等精细化场景下的敏感肌护理诉求)。
情绪护肤受到追捧(小众但整体市场呈增长态势,面部护理品类独占鳌头,唇部护理品类次之)、原生态妆容备受青睐(近期的风刮至原生态妆感,以低饱和度色系为特点,原生感妆容追求自然)、个性妆容崭露头角(在社媒平台上,欧美妆、辣妹妆、纯野妆的流行彰显了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)。
从产品视角,缙嘉集团产品开发总监张莉带来了《爆品如何持续发力-产品视角》的主题演讲,以新锐品牌且初的明星单品「冰淇凌卸妆膏」的开发和迭代为例,分享品牌在市场洞察与用户共创方面的思路。
从市场大盘来看,卸妆膏的客单价呈上涨趋势,且该品类具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和成长性。在最初的目标人群(18-24岁油性肌肤)功效偏好调查中,且初发现了「卸妆效果」、「是否温和」、「洗后肤感」、「过程体验」等关键因素,作为产品设计的切入点。结合油皮长痘的痛点,最终且初将该产品的目标人群设定为:18-24岁、偏油性肤质的彩妆/防晒用户;并将产品定位为:专注「油性年轻肌肤」卸妆定制。
具体到产品升级的设计上,且初分别从「净澈乳化体系」、「独特质地」、「灵感香氛」和「包装细节升级」四个方面展开。
在「净澈乳化体系」方面,根据溶妆、乳化、清洁等不同环节的用户功效偏好,筛选相应的成分进行配比,例如为了兼顾温和性,在清洁功效的核心成分采用「PEG-80 失水山梨醇月桂酸酯」,常见于婴幼儿洗护用品之中,且对毛孔无负担,符合油皮需求。
在质地方面,延续一代的冰淇凌质地,针对传统卸妆膏油腻、易融化的痛点,冰淇凌质感的设计能减少摩擦伤害,并提升整体配方的耐热性;
在香氛方面,延续一代的「小青瓜」瓜果香气。
在包装方面,根据用户的反馈进行了部分升级,例如从凹面勺变为平面勺,便于清理勺面,加上专属卡扣以防勺子丢失。
在上市之前,且初还进行了昵称加持与达人试用反馈的准备。值得一提的是,借由土豆卸妆膏与冰淇凌卸妆的IP成功打造,且初也顺势延伸了相关的产品线。
Centric美妆个护行业业务总监周平带来了《数字化赋能「敏捷创新」》的主题演讲,针对当前美妆品牌在产品生命周期管理上的难题,提供了具体的数字化解决方案。
当前,化妆品系列新规、上游博弈加剧、市场需求「粉尘化」、竞品内卷激烈等因素都对美妆品牌带来了严峻的挑战;另一方面,企业的开品与后续的产品管理却不能因此停下脚步。
他山之石,可以攻玉。
事实上,不少新型概念已经跨行而至,例如源自药企的CRO、源自离散制造业的PLM等,正加速重构美妆行业的生态。
对于美妆企业而言,「高效开品」是Centric PLM(产品生命周期管理)最核心的赋能。
具体到与产品密切相关的美妆产品经理/研发人员,PLM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帮助用户实现「敏捷创新」:
事实上,产品开发与市场营销是双向驱动的关系。Centric PLM能够帮助产品经理们建立「看自己、看市场、看竞品」的产品规划体系,打通销售数据,提炼客户反馈信息,产品概念与消费者画像的结合,清晰产品研发的方向,营销规划结合品牌类目规划让整个产品规划骨架更加清晰,产品需求书精准定义。
Centric PLM能帮助产品经理们在项目协同过程中,实现纵横协同流程自动化、透明化、权责化、标准化。
在产品开发过程中,更好地对接产品经理、研发人员、销售等企业端口,做好目标、范围、品质、时间、成本、组织、沟通等方面的管理。
在采购管理环节,优化协调制定采购规划、准备采购文件、发起招标,到选择供应商、进行询价和洽谈、签订合同并对合同进行管理和收尾等方面的工作。
在产品上市后的生命周期管理中,依托大数据进行多维度滚动复盘与调整,涵盖品类维度、价格档次、时间维度、新旧维度、区域维度、产品线维度等。
针对缺乏科学系统化的研发流程体系、物料管理不科学、配方安全保密系数低、打样管理混乱、项目管理混乱、缺乏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与质量控制标准、与生产衔接困难等痛点,赛趋科旨在建立端到端的数字化平台,打通企业内部之间、内部与外部的信息壁障;并区别于传统的PLM,实现需求洞察快速立项开发,定位精准、表达精准、从产品品质出发,传达到消费者终端。
围绕「企业面临高效开品的压力时,有哪些痛点和解决办法?」的主题,赛趋科美妆个护行业业务总监周平、缙嘉集团产品开发总监张莉、福瑞达全品牌产品总监、瑷尔博士联合创始人董恬恬、参半联合创始人张轶、欧诗漫研发中心总经理霍刚等嘉宾分享了自己的经验。
春雷社根据问卷调研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:
1、结合实际场景谈一谈,您所在企业在产品开发周期中,最担心什么问题发生,应该如何应对?
2、您所在企业在产品创新这块是通过哪些点实现的,比如原料品质、包材设计,或者配方设计?可以结合实际产品创新案例和大家分享。
3、近几年,在企业大单品驱动增长的背景下,如何科学地做产品的生命周期管理?具体来说,如何提升大单品的生命周期?如何围绕大单品进行主打成分/概念的周边协同产品开发,从而形成矩阵带动带来更大的市场效应?
一个是被给予厚望的产品能否真正打动消费者,尤其是作为从线下转线上的品牌,产品逻辑存在很大差异;另一个方面,欧诗漫身处美白赛道,产品从研发到上市需要大量时间成本,上市后能否赶上大环境的变化?
所以我们现在内部推进着「品商研一体化」,就是市场、渠道、研发等部门从产品立项到研发完成都保持平行沟通——我们发现,其实做科研并不是单一部门的事,尤其是化妆品行业的科研。
美白赛道的产品生命周期非常长,主要是前端投入的时间成本,比如当前市场上销售的欧诗漫小白灯1.0,但2.0马上就要上市、3.0已经完成了研发工作、4.0的基础科学研究正在进行之中。
虽然小白灯的核心成分没有发生特别大的变化,但像神仙水的Pitera一样,SK-II其实是通过在基础研究方面的更新,实现了产品的科学内容与逻辑的更新,我认为这也是延续产品生命周期的方式。
产品创新依靠团队而非个人。我们打通了研发、市场与运营的沟通壁垒,通过后台的大市场端口实时数据分析,不间断地复查,包括研发端的前沿科技分享、基础研究最新成果展示,也包括产品端的消费者洞察库填充、孵化平台的叠变构画,高速打通产品开发中下游——我们称之为「研发-产品-内容」三位一体。
例如瑷尔博士在微生态上的布局。事实上科学语言与消费者认知存在着天然障碍,我们的创新是通过产品概念与内容创意来让我们的技术更加生动化。此前打造大单品时,我们将自己的前沿科技,与当下消费者的生活场景结合起来:通过功效测试前导精华能够改善熬夜引起的肌肤菌群紊乱,缓解肌肤暗沉以及粗糙。所以我们又称之为「熬夜精华」,让益生菌护肤科技更加生动;后期我们也进行了大量的C端科普,通过达人、医生、明星等的背书和再创作,对内容持续发酵。
在提升产品生命周期方面,第一是选择可持续的赛道,第二是选择大品类来沉淀用户心智,第三是通过用户反馈进行体验的迭代升级,第四是进行概念与消费者场景的创新与升级,第五是通过科学传播讲好品牌故事。
我觉得关键在于产品经理能否把创新真正落实在消费者的痛点上,而不是做一些概念性的创新。
比如我们给ddg做一个可以喷的B5精华,因为质地非常清爽,适合油皮,所以我们还赠送了一个喷头,其实就是真正做到了一品三用(精华/水/喷雾),可以满足消费者不同场景的需求。
此外,还有一个被大家忽略的、生产工艺上的创新。例如且初的卸妆膏,大多数产品在罐装环节可能一次罐成型,我们可能需要二次;为了保证消费者入手后的光滑平整、没有油花、没有色斑,还需要加机器的二次风吹。
产品的生命周期当中,从成长期到成熟期决定了产品能否成为爆品。
大单品持续发力,要做好用户反馈、关注大盘趋势、推进配方迭代等;此外,像前面演讲提到的,对大单品的主打成分或概念进行产品线延伸。
如何打动消费者?其实就是保持用户关注的核心卖点,例如且初卸妆膏用户最感动的是乳化快,产品线延伸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技术升级,精益求精。
在打造第一款爆品之后,我们首先将其沉淀为组织能力,包括中台能力、产品快速迭代和研发能力,以及快速铺设渠道的能力等,逐步将爆款的偶然性变成必然性。
其次,需要找到品牌中的「不动轴」。以参半为例,我们在个人护理类目中,挑选了口腔护理的快消品,然后在里面找到一条主轴:深耕口腔益生菌,你会发现我们所有的产品线都是围绕这根主轴去做的;第二件事就是研发投入,与国内外机构打造联合实验室等。
私域的目的不是走量,而是与用户建立直接的沟通渠道和链路。
开发产品要尊重每一个细分个体的细分需求,如果某一件产品只能满足1000万人的需求,那就把这部分人群做好,而不是非要找到1亿人的需求。
当我们去思考一个爆品的时候,实际上它是环环相扣的逻辑。从人群定位到产品定位,从内容打造到渠道投放,其实每一个环节之间都是转化率的问题。整个用户池子里面什么样的人群都有,但是你要明确不同的人群究竟在使用什么品类以及原因。
无论看大盘趋势、行业报告还是做用户调研,核心都是读懂用户,当你对用户的需求的认知比别人深刻,就拥有了结构化的优势。
我们发现传统的化妆品企业开品时,更加关注品牌细分定位、原料创新等,并思考如何围绕这个概念进行营销。
但在这个过程中,我们观察到,不论是产品的营销还是开发,都需要在一个平台上对话沟通,许多化妆品企业只配备单独的项目管理软件,而每个工作站相对来说比较独立,在具体配合中,各个部门的认知定义和规则会存在分歧。
那么,从立项到开发再到消费者调研,用户反馈、内部经验沉淀等都需要互相分享。国际品牌在这方面走得更前,因此我们也希望通过数字化的手段,拉动前端和后端的人员沟通,进行精细化管理。
对话的最后环节,各嘉宾谈到2023年比较看好的产品赛道与新的机会点,几乎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「精准护肤」。
除此之外,随着消费需求的升级,身体护理的「面护级」化、口腔赛道的「美妆化」,也是值得关注的重点。
董恬恬:现在已经进入到后功效时代,未来会落到「精准护肤」领域,与我们的智能化、数字化相结合;另一方面,引起消费者共鸣的,比如「情绪护肤」、香氛类目产品,以及让消费者身心放松的身体护理、头皮护理等产品,都会更加精细化与品质化。
周平:首先是精准护肤领域,与我们的数字化用户相互结合;其次是后功效时代能与消费者引起共鸣的,例如情绪护肤、clean beauty等,我们也观察到不少品牌商和ODM厂商都在原料配方管理上做了不少专利;最后,随着口罩摘下,卸妆类目也迎来机会。
张莉:重点讲一下精准护肤,我们研发的本质就是要标定好每一款原料里面真正起效的功效物质,以这几年比较火的油橄榄为例,油橄榄提取物中真正起效的物质是什么?我觉得这个是值得深刻探讨的。
还有洁面这个老类目,还存在巨大的挖掘空间,例如今年被热捧的洁颜蜜,主打油皮洗卸合一,当然我们现在还有许多潜力表活可以替代氨基酸,比如更温和的甜菜碱、APG 类表活等。
所以现在护肤市场没有绝对的蓝海,做好市场细分和深度挖掘才是真正重要的。
张轶:口腔赛道的「美妆化」是主流趋势。一方面,随着消费者的经济基础提升,他们在在使用口腔护理产品时,会更趋向于化妆品化,需求更高频、更新奇、更多维度;另一方面,在医疗类目中,口腔医疗偏快消化,也符合美妆逻辑。
因此 ,牙套等新场景带来了新的变量,口腔护理产品更加细分。从底层来说,用户对待口腔这件事情,还是会持续保持美妆化或者医美化的思考。